ַʲôB
2023-02-28 13:49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|深燃,作?
邹帅,编?
唐亚?/p>
€近一段时间,多家大厂喊出降本增效的口号,€些互联网人开始担忧,在这样的大趋势下,如何自处成了一件要紧事?/p>
我们用A面来称呼互联网公司中的核心人员,如研发€产品等。他们能够接触到巨型机器的内部,常常也代表着光鲜、体面的那一部分?/p>
我们用B面来称呼互联网公司中相对边缘的岗位,包括审核、基层运营€客服等,他们常在社交平台吐露心声,€疑自己的工作价€,以及未来的上升空间是否就是肉眼可见的这些?/p>
现在,A面都有大批人在离€,压力也来到了B面这€边€?/p>
海莉在一家互联网中厂做新媒体运营,前段时间她亲眼看到自己的直属领导被裁员,她知道,在互联网公司里,人员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€?ldquo;我要是被裁了,就拿着N+1走人,正好也不用纠结我是不是要离€这个′么上升空间的工作?rdquo;
他们的处境‘实尴尬€向外看,就业环境不太好,跳槽不易;向内看,职业上升空间有限,能力得不到提升,始终在公司的边缘打转€?/p>
事实上,互联网公司有光鲜体面的A面,就有乏味枯燥的B面,支撑起庞大机器运转的,不€定只有精英€在当下的环境里,我们试图梳理,当B面开始€€疑自己时,他们在€疑什么?B面,有没有更好的路?
机械重复、€€疑自我€没有高薪,B面不同于A?/p>
资深大厂从业者介绍,€单来说,互联网公司可以分为四大工种:€术€产品€设°€运营€其中,€术研发是毋庸置疑的核心岗位,产品、设计次之,运营属于下游的执行岗。所以尽¤营是和互联网公司€起诞生的新职业,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,但部分运营岗还是处在互联网流水线的末端€?/p>
新媒体运营,是海莉大学毕业后的第€份工作€她对深燃说,在互联网公司中,内容运营€社群运营€新媒体运营、产品运营等,统称为运营,但他们之间有很大区别€在北京某中厂做内容运营的Monica说,很多互联网前辈会建议年轻人€择产品运营,因为最靠近核心岗€?/p>
新媒体运营就是那个比较底层的岗位,没€么门槛,依赖平台和资源,也没€么固定技巧€?rdquo;海莉表示?/p>
而且,不是每个互联网公司都重视运营岗?ldquo;我们公司是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,运营岗位在这种公司里就很尴尬€?rdquo;海莉的工作内容中,真正称得上是运营的工作少之又少?ldquo;因为我们的粉丝都是€过投放合作来的,不€要你去发力做€么€?rdquo;
她描述自己的€天:早上十点多上班,六点半下班,从来″过班,双休€?ldquo;我的工作就是给新媒体账号写东西,全天只有两三个小时在工作,其他时间我都在刷微博€?rdquo;海莉表示,写这些的目的就是维持更新,让这个号苟延残喘下去。不€要创造,也不被需要€?ldquo;刚工作时我很期待上班,现在越来越不想去了,因为每天都在做没有含金量的事€?rdquo;
四大工种之内,运营人常常感到迷茫。四大工种之外,互联网公司还有一些特有的岗位,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归在哪一类里。郭轶在北京某大厂做过多年网站编辑,他形容这个岗位是算法推荐时代?ldquo;古董职业,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对于这个岗位的称呼不一样,总之就是门户网站里的编辑,可以理解为€初级的运营€?rdquo;
和郭轶一样,曾在B站做视频内容审核的叶青也€直觉得,我们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完全不在€个世界里?rdquo;审核的工作就是对照规定,快€拉完投稿视频的进度″定其是否违规?ldquo;不需要过多€€,不到€分钟就过掉一个视频€?rdquo;
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,自己在做大厂的用户服务专员,也属于互联网公司里不上不下的岗位€?ldquo;通俗来讲就是二线客服,是大厂的正式员工,处理升级客诉,也就是外包的一线客服解决不了的问题?rdquo;虽然是大厂的正式工,但仍旧很难体会到对于大厂的认同感。更有人认为?ldquo;在大厂做客服,其实算是减分€?rdquo;
初级运营岗€门户网站编辑€内容审核€用户服′?hellip;…作为互联网公司的B面岗?rdquo;,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?/p>
机械、枯燥€重复,是反复被提及的词汇€他们觉得,这种机械重复带来的疲惫,有别?96?07的累。这种工作就像把€桶水倒进另一个桶,再倒回来,如此反复?/p>
对于网站编辑、审核和用户服务专员来说,€班和夜班是常€€郭轶的作息?ldquo;三班?rdquo;,第€班从?点开始,?小时换一班,€直到次日早上7点€叶青是两班?rdquo;,白班从9:00?1:00,夜班是21:00到次日的9:00?ldquo;白班和夜班的两个人坐同一个工位€?rdquo;
另外,B面的他们经常€疑自我价值€郭轶的工作是去各大新闻网站里寻找€合的内容,修改标题,排版€配图,发布到公司的网站上€他解释,这个岗位和互联网公司的节奏、目的格格不入,很难变现,也很难完全由数据和商业驱动,但又不能没有€?/p>
工作时间久了,叶青也不自觉地成为了岗位上无情的点鼠标机器。她€喜欢的视频不是做得好的,而是短€问题少,能让她快€点鼠标看完的€?/p>
他们和A面的差别也清晰可见€叶青感受最明显的就是,其他部门的同事都有一块完整的午休时间,但审核人员中午也不能离€工位?ldquo;吃饭的时候,就是订个外卖€边吃€边继续点鼠标?rdquo;
没有自由的休息时间,就代表着很少有机会融入公司€?ldquo;我有€次想参加年会上的€个游戏€上台表演之前要排练,别的部门的同事都是做完工作或€不忙的时€去练,但是我必须很努力地把工作量赶到差不多的时候,才能出去€小会儿€要么我就干脆不吃饭了,或休息的那天来公司排练€?rdquo;叶青说€?/p>
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薪资。郭轶说,网站编辑的薪资低于公司的平均水平€?ldquo;同级别核心运营月?万多,网站编辑就1万出头€?rdquo;几乎饱和的工作量,但收入只有同级别岗位的€半€?/p>
叶青翻出当年的工资条?018年年底她第一个整月的收入?900多元,离职前€后一个整月是5600块钱?ldquo;我的薪资在这个范围内浮动,€夜班的几个月另?00?1000元的补贴。这个工资水平几乎是全公司最低的?rdquo;
叶青早上下夜班的时€,经常在门口碰见容光焕发来上班的同事€机械枯燥的重复性工作结束后,与之相反的负责创€€研发的A面岗位开始运转,围绕互联网公司这€轴心,A面B面的工作循环交替?/p>
上升难€转岗难、转行更难,B面难变A?/p>
海莉€直在想,应该跳出去,还是继续?ldquo;咸鱼?/p>
这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困惑€这些岗位上的大多数年轻人经常会感叹,自己的职业上升空间有限?/p>
就算在部门里直线升上去,也不过是带更大的编辑团队,但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里面这个团队本来就不大,€多不会超?00个人?rdquo;郭轶能清晰地看到在本部门内自己的职业路径,再看看身边的同事,有的去做审核,有的跳槽到天花?rdquo;今日头条,有的还在继续做编辑?ldquo;跳跃€大的就是转岗去做真的运营?rdquo;
B面岗位上的年轻人,大多在入职时就考虑过转岗€叶青的规划是,多做些剪辑的作品,€步联系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,毛遂自荐。还可以走正式的转岗流程,在OA系统上申请€?ldquo;前提是我要做些作品出来€?rdquo;
但现实情况远不及想象中的€单€主观上,B面工作大多很饱和,据叶青€说,审核工作密度太高,前€天累?2小时之后,休息的时间只想¤,没精力钻研其他€能€€即便是在海莉那样清闲的工作里,也不可能在工位上大大方方地搞点自己的事情?/p>
客观上,职能相似、业务有€定交叉的岗位之间,更好实现转岗€但对于上述B面岗位来说,日常工作中和其他部门就存在割裂感,转岗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°€?/p>
郭轶€直接的感受是,没办法跟公司内部的同事解释自己的岗位究竟是做什么的?ldquo;业务和业′间交集不多,他们不知道你具体的工作内容是€么,但是又羞于说我的工作就是改错别字、改标题,还是有很大的隔阂€?rdquo;
我入职的时€,HR告诉我未来基本就是升到资深审核或审核组长,大概率不会脱离审核这个岗位。进去之后,我发现HR是对的€据我所知,部门里也有几个想转岗的人,但没有成功过€?rdquo;叶青说€?/p>
海莉在半年的工作中也基本看到了自己的职业€高点。她说,她的领导是北大的硕士?ldquo;但就只比我这种职称最低的高一级,我感觉我€眼就看到头了?rdquo;
她解释,现在他们归属在市场部下面,但实际上只是挂了个名€?ldquo;市场部的领导主要负责投放,开会时讲的很多东西我都听不懂€我们是做内容,和市场是各说各话?rdquo;€以,海莉发现,如果继续做新媒体运营,€多晋升到小leader就到顶了,不可能转到市场?/p>
跳出这份工作,他们也很难总结自己在这份工作中到底锻炼了什么能力,学会了什么技能€?/p>
拿郭轶的工作来说,他认为,唯€算是有运营策略的工作就是发布之后调权重,让重要的新闻优先被用户刷到,以及发全量推送和个€化推€€?ldquo;长期做这个职位的话,工作€能非常单€,大体就是改错别字€写标题,以及筛选新闻€比如,娱乐频道的编辑的€能点就是认识€些明星,知道明星的绰号等等,仅限于此?rdquo;
我在€历上只会写内容运营部,此外不会多做介绍€因为我没有积累到能体现在简历里的,很有竞争力的€能€?rdquo;叶青说,审核工作仅仅是在那段时间用来养活自己的一种方式€?/p>
海莉?021年的应届毕业生,她工作半年多,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?ldquo;我很羡慕别的同学会经常做项目、做活动,努力促活,而我们好像就是待€就行了€?rdquo;她说,以后在€历上,打算和很多求职者一样,把自己这段经历美化一下€?/p>
当这些年轻人向身边朋友,或是发帖向陌生的网友寻求建议的时候,经常会听?ldquo;大不了就转行当断则断这类声音,但身在其中的他们深知,除了没有核心€能之外,这类工作做的时间越长,就越难转行,更难从零开始€?/p>
郭轶表示,在网站编辑这个岗位上做了三五年,已经拿到了万把块钱的薪水,这时候如果跳去别的互联网公司做别的岗位,肯定是从基层做起,薪资自然不会高?ldquo;但是你的薪资水准又在那了,肯定不甘心从基层干起€所以跳不了也走不了?rdquo;
我们可以把在职能部门内部的晋升看作纵向,把自我技能的锻炼、转行转岗看作í向€纵向上,B面岗位的天花板很低,上不去;横向上,B面岗位的职能又很单一,出不去,所以很多人选择暂时留在原地?/p>
为了进大厂,选择B面岗位€得吗?
说到当初选择B面工?rdquo;的原因,几位受访者给出了相似的答案:为了进大厂€向€互联网公司€想留在€线城市€?/p>
从外部来说,互联网公司此类岗位招聘要求较低€叶青告诉深燃,其他部门的同事动辄就是复旦€北大等高校的,而当时审核岗的招聘,学历划到了大专€?ldquo;我是€本,在部门里算是学历不错的了?rdquo;而且其他岗位不光要求本科以上,还€要求职€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成绩,或起码有作品€?ldquo;审核的要求就是喜欢二″,能吃苦耐劳,不像其他岗位还€要作品€工作经验€?rdquo;
因为对学历和能力要求相对较低,所以这类岗位也成了€批年轻人曲线进大厂的选择。叶青就是其中之€,她的上€份工作是幼教,和互联网没有联系,自己还没有积累起相关的技能,我想先进去,后面再等机会?rdquo;
郭轶也一样是从传统行业投身进入互联网,他回想起当时的选择?ldquo;我喜欢这家公司,而且除了这个岗位也没有我能做的,我能进来,已经很感恩了€?rdquo;
同学们都进互联网公司,我也非常向€,€且我是学新闻的,知?lsquo;新媒体运?rsquo;这个岗位时,想着这不就是我的工作吗?海莉觉得自己多多少少受到了来自同辈的压力,择业的思路是:首€大厂,再€虑€么岗位能做€?/p>
值得注意的是,B面岗位上,迷茫焦虑的年轻人很多,同时还有€?ldquo;适合这个岗位的人。据叶青回忆,部门里很多做到leader级别的,大多是家境还不错的,没有租房等压力€郭轶身边有很多搞副业的?ldquo;这个工作的优点就是,8小时工作之后′会找你,€以可以自己做点生意€?rdquo;
迷茫中的互联网人,难以切实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,一眼就看到头的职业前景让他们很难想象,自己35岁的时€还能安坐在电脑前机械地点着鼠标。原地打转许久,很多人意识到,必须寻找出路了?/p>
叶青决定离职,继续读书€?ldquo;长期上夜班熬夜,作息不正常,黑白颠€,我真担心自己会猝死€?rdquo;而且,审核员的假期也很难和朋友的休息日赶在一起,社交基本为零?/p>
Monica比较乐观,还打算继续在运营岗里做下去。她相信每个工种都有独特的发展路径€?ldquo;比如社群运营,乍€听觉得是维护微信群,活跃用户,但如果做得好,就能发展成私域,帮有€求的公司打开流量池€?rdquo;Monica说€?/p>
不难理解Monica的想法,任何岗位都有€定的重复性和机械性,看起来研发岗、产品岗比自己好,其实是因为能见度比较高,能€眼看出职业发展的路径。所谓B面,不能€眼直接看出清晰的职业方向,但不代表不能自己去找€?rdquo;
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,想跳出B面的人担心求职会更难,留在B面的人又怕自己哪€天也会被裁员。本就进€两难的B面,似乎又碰到了€个不太好的时机€?/p>
人力资源专家朱聚鹏给出的建议是,如果孤立地看€个岗位,天花板肯定就在那里€?ldquo;不是枯燥、机械€重复的工作就没有上升的可能性,而是要看能不能和市场上的€求做结合。在€个点上够专注,能找到很多应用场景?rdquo;另外,对于年轻人来说,进入大厂都是在进行存量的搏€,€进入小厂€小团队是创造更多的存量和增量€?ldquo;各有优点,大厂并不是唯一之€€?rdquo;
有人走,有人留,这类工作上需要的人数也在增加。叶青说,理性分析,审核的规则始终在变,短时间内人工审核很难被机器完全取代€?ldquo;随着用户的增加,生产的内容会越来越多?rdquo;她在B站工作的那段时间,只在上海有审核部门?ldquo;但现在审核人员已经扩展到好几个城市了?rdquo;对企业来说,如何更大程度地增强这些人的价值感也是紧要问题?/p>
回到2015年门户网站的黄金期,郭轶说,自己还是会€择网站编辑的岗位€?ldquo;我不认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会有€么职业规划,€切都要在实践中感受€试错€?rdquo;海莉也打算再想想自己的出路,我还年轻,应该学点东西,总不能刚毕业就开始养老吧?rdquo;
*应受访€要求,海莉、叶青€郭轶€Monica为化名€?/p>